健康知识
疾病防护 首页 > 健康知识 > 疾病防护

心脏不好,不妨坐着洗澡

日期:2016-12-14来源:中国妇女报浏览量:1023
     冬季天气寒冷,许多人会喜欢泡个澡解解乏。但对于心脏不好的人来说,要注意以下问题。
  首先,坐在小木凳上洗澡。心脏不好的人,尤其老者体力有限,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,很容易晕倒、滑倒。老人不妨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洗澡,既省体力,又不用担心滑倒。小板凳最好是木质的,塑料的不够结实,沾水后还容易湿滑,造成伤害。
  刚吃完饭不能洗澡。因为每顿饭后,人体要从全身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帮助消化,如果饭后立即洗澡,会加剧心脏缺血,甚至发生心绞痛或猝死。因此,不能选择在饭后(包括早、中、晚三顿饭)1小时之内洗澡,应在饭后2小时或下顿饭前1小时左右为宜。洗热水澡前,喝一杯温开水,可以补充全身血液容量。
  动作不可过猛。心脏病患者洗澡时最好有家人在场,由他人助浴。不要锁住浴室的门,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请求帮助。老年人自己洗澡时动作要舒缓,避免体力消耗过大。洗澡完毕,要慢慢站起来。洗澡后应休息30分钟左右,以恢复体力。
  其次,水温不要超过38℃。冬天冠心病患者洗澡,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,不要超过38℃,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0~25℃。这是因为,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,人的血管收缩,血压较高,这时候如果突然进入高温环境必然引起血管扩张,血压迅速下降,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就容易发生一过性脑供血不足,昏厥的可能性很大。
  再次,洗澡时间别超15分钟。冬季洗浴间水蒸气较多,若洗浴时间太长,可能造成大脑缺氧,导致脑出血、心绞痛等症状,所以洗澡时间在15分钟左右即可,并注意洗浴间的通风。
最后,不要泡澡、泡温泉。全国每年约有1.7万名老年人在泡澡时因失去意识溺水、中风或心肌梗塞等而猝死。尤其多在冬季高发,其主要原因就是温差导致血压发生剧烈变化。因此,心脏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泡澡、泡温泉。如果十分想泡,在进入温泉池前,一定要有适当的准备工作,并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控制水温和时长。
  此外,心脏不好的人,在家洗热水澡时,浴室不宜反锁,以便家人随时关注情况。洗澡过程中,动作要舒缓,避免体力消耗过大。一旦出现头昏眼花、胸闷不适、心前区隐隐作痛等先兆症状,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,不要随意挪动地方,保持心情平静,并呼救家人及时就医。